在勤能補拙的教育環境影響下,作業多多益善,似乎無可指責。然而,如今有些老師布置的作業只注重「量」而忽視「質」,孩子每晚要犧牲應有的休息時間,來沒完沒了的寫作業,家長抓狂也情理之中。
曾聽說這麼一件事,寶爸很少輔導兒子寫作業,因為他學習成績一直拔尖,根本不需要家長在旁指導,反而家長越輔導越出錯。但寶爸發現兒子有點無精打采,且老師也透露往常上課高度集中的他,現在不時在課堂上打瞌睡。
寶爸對兒子的學習狀態十分重視,決定下班回家與他好好聊一聊。這天晚上他加班晚了,回到家已經凌晨2點。想著兒子已經睡下了,溝通計劃也要另選時間,但走到兒子房門口,卻發現門縫里透出光亮。
他小心推門進去,發現凌晨2點,兒子還在寫作業。
看著兒子對學習仍那麼上心,白天的擔憂有所降低,但還是不免心疼詢問:「那麼晚怎麼還沒睡?」兒子舉起作業表示道:「老師每天讓抄生詞和美句100遍,我要寫完才能睡,不然明天會被公開批評的。」
寶爸看到所謂的生詞,都是一些筆畫繁多不常用的,且每個抄寫100遍太多了,根本毫無意義。他整個人一下就火了,怒撕作業本,讓兒子趕快睡覺休息,自己要與老師溝通溝通。寶爸發消息直懟老師:「這作業有意義嗎?妳寫得完嗎?」
老師第二天才回復寶爸,表示自己布置這個作業,確實有欠考慮,今后會做些調整。寶爸對此回復還算滿意,同時也向老師道歉,自己的態度太沖,老師也表示理解。
①浪費孩子時間
寫作業應該是孩子花時間來鞏固、學習知識的,然而把時間花在無意義的作業上,顯然付出和收獲不成正比,是一個賠本買賣。
②消耗孩子耐心
寫無意義的作業,把時間花費了,但始終不見學習長進,孩子對學習的耐心和積極性會慢慢被消磨殆盡,最終產生厭學情緒是不可避免的。
①注意態度
家長對孩子作業有意見,應該主動積極的與老師溝通,提出自己的建議時,不要一副指責或命令的態度,這樣會引起老師的反感,反而不利于事情有一個好的結果。
②找準重點
家長對孩子作業有意見,與老師溝通時不要總是自說自話,應該找好重點跟老師有理有據的討論,否則兩人難以除以一個頻道溝通,自然無法獲得雙方滿意的結果。
孩子做無意義的作業會產生許多不良效應,家長應該勇敢的與老師溝通,指出他的不足也是為孩子學習路上清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