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,父母百般惦記牽掛孩子,但終究孩子會脫離父母的港灣,如果學生國中高中上的是住宿制學校,那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時間更少了,上大學更不必說。
很多學生上的大學都離家里非常遠,家長想聯系學生,就只能通過手機聯系了。但沒什麼事的時候,家長如果不主動聯系學生,學生也很少會想起父母。
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發朋友圈記錄感受,有時感覺和父母代溝大,解釋起來也麻煩,干脆屏蔽父母,但如果忘記屏蔽父母,一秒變成大型「尷尬現場」,誤會太大了。
現在年輕人們玩得「梗」很少有家長能跟得上潮流,有時候就會鬧出不小誤會、就比如這名同學喜歡「玩梗」,在求助他人時會用「爸爸」一詞,
結果遭到親爸靈魂拷問:「妳想要幾個爸爸?」
還有的同學喜歡用縮寫,表達情緒比較方便,爸爸就把「wtf」當成了人名,還以為幫了孩子的忙,也確實是有些可愛了。
還有的家長懟起學生來是真的是毫不留情面,直接在學生朋友圈下留言說出孩子的缺點,還說「要拉黑快點」,果然是親生的啊。
有的學生稍微在朋友圈發一點自己的幻想,家長就馬上私信過來告訴他們,別發那些有的沒的,雖說家長們是出于關心,但卻很讓學生無語。
所以要麼發朋友圈時屏蔽父母,要麼干脆不發,免得會生出很多不必要的麻煩。
但從家長的角度來說,看不到孩子發的朋友圈或知道被他們屏蔽以后,也會很傷心。
學生出門在外上大學,父母一定是心里非常惦記的,雖然有的時候父母嘴里懟著他們,但是心里仍然惦念。
由于年齡問題,父母和學生存在一定代溝很正常,學生也要多理解父母,學會換位思考,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想,不要總是覺得父母煩,父母因為愛自己才這樣做的。
很多大學生和父母溝通時特別沒有耐心,一共也說不了幾句話,總是讓父母擔心。解決和父母之間的代溝問題,大家要有耐心。
平時可以多和父母分享一些貼近生活的事情,可以拉近和父母之間的距離,減小代溝。也讓家長對我們的生活有所了解,緊跟年輕人的形勢。
雖然屏蔽父母能減去不少麻煩,但朋友圈有時候是父母了解我們的唯一途徑,因為很多學生上大學之后平時很少和父母聯系,只有在月底生活費不夠的時候才想起聯系父母。
這樣做也是不妥的,會讓父母覺得寒心,父母供孩子上大學,但并不是提款機,大學生不要等到每次要錢的時候才去聯系父母。
平時多和父母保持溝通,關心理解父母,會增進一家人的感情,父母生活更加愉悅。所以盡可能地多和父母分享,分享自己生活里的點點滴滴,這樣將來才不會給自己留遺憾。
上大學除了接觸新的環境,增長自己的見識,還要把注意力多放在學習上,大學畢業后同學們就要進入到社會中參加工作了,如果大學里沒學習到真本領,等到畢業后會變得很艱難。
不如在大學里努力學習,還能夠獲得獎學金,用優異的成績回報父母,也是為我們自己積攢能量,等到畢業的時候能夠更有優勢,被更好地單位錄用,發展越來越好。
剛上大學以后,學生所接觸的很多東西都比較有新鮮感,所以也很容易被這些花花世界吸引,從而忘記了學習。
尤其身邊再沒有老師和家長的監督,就更容易讓我們沉迷其中,無法自拔,如果學生自己沒有明確的目標和定位,如果自己不能醒悟過來,大學里的時間可能就白白荒廢了。
如果不想將來畢業找不到工作,不想再繼續這麼生活下去,學生從上學開始就給自己制定好學習計劃,并且嚴格按計劃進行,或許才能有更好的收獲。
結尾寄語
大學生發朋友圈忘記屏蔽父母,引發了一些讓人尷尬的事情,不過,還是能夠感受到父母對孩子的愛,一家人的相處氣氛非常好。
大學生不妨打開對父母的朋友圈,也讓父母多多了解我們,這樣也能促進家庭關系和諧。朋友圈屏蔽父母是小事,屏蔽父母的愛才是最可怕的。
話題討論:妳們的朋友圈會屏蔽父母嗎?來評論區留言探討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