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2月,湖南省長沙市某出租房內。
一個年輕女人在床上蒙被而睡,一個老婦人邊掀被邊哭泣:「你這是干什麼?快起來,兩個孩子需要你照顧。」
旁邊的年輕男子也在怒斥道:「起來,快起來吃飯。」
這時,年輕女子突然坐起來,把飯打翻,沖到廚房拿起菜刀準備往手上劃,跟隨而來的年輕男子立即奪下。
年輕女子隨即又到床上蒙被躺下。老婦人看著自己不會說話的兩個孫女痛哭流涕。
這個老婦人叫楊如愛,年輕女子是她的兒媳鄧柏青,年輕男子是她的兒子馮文君。
她的雙胞胎孫女已經三歲了,卻還不會自己走路,無法站立只能趴著,嘴里只會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。
她的兒媳因為兩個女兒的病情,精神出現問題,常常一個星期都會這樣發作一次。
焦急的馮文君開始四處翻找妻子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。
可一家人的精力都放到了雙胞胎女兒身上,到現在他才發現妻子的藥已經吃完了。
馮文君告訴記者,自從發現雙胞胎女兒一歲時有異常之后,妻子鄧柏青的精神狀態就時好時壞。
而他又要工作賺錢,照顧雙胞胎女兒的重擔就落到了母親一個人身上。
楊如愛已經不在房間里了,她獨自站在樓道里,雙眼注視著前方。
「不知道我孫女哪一年才能坐到里面讀書。」
原來對面正好是一所小學,每天聽著小學生們朗朗讀書聲,看著他們在校園里嬉戲打鬧。
楊如愛總是在想,她的兩個孫女哪一天才能坐在教室里讀書學習?
楊如愛是個苦命人,年輕的時候,丈夫因病去世,她獨自一人將兒子養大成人,扶持兒子結婚成家。
兒子結婚十年來沒有生育,後來兒媳鄧柏青在鄉下的老中醫那里,喝了兩年中藥調養身子,這才懷上孕,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女兒。
起初孩子出生時,并沒有什麼異樣,只是容易感冒發燒,經常要住在醫院,身體沒有什麼大毛病。
誰知孩子到七八個月都無法坐直站立,體質也一直較弱,楊如愛這才感到奇怪。
但是當時兒媳鄧柏青卻說,她自己8個月時也無法獨立坐直,她認為可能是遺傳。
如今雙胞胎姐妹無法獨立坐起來,即使坐在有維護的椅子上也只能趴著,嘴里一直發出咿呀的奇怪的叫聲。
當年兒子兒媳帶著雙胞胎回家,楊如愛還放鞭炮請人喝滿月酒,人人都恭喜她有孫女了還是雙胞胎,人人都羨慕她。
她給兩個孫女,一個取名為欣欣,一個取名榮榮,意味著家里有了他們兩姐妹,從此一家人生活能蒸蒸日上,欣欣向榮。
但是如今楊如愛心里的那份欣喜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,剩下的只有擔憂。
「不知道能不能治好,如果不治好,以后怎麼辦?害了他們的父母,又害了他們自己。」
一想到雙胞胎姐妹的未來,楊如愛就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了。
躺在床上的鄧柏青已經清醒,她走過來默默地坐在婆婆的身邊,不說一句話。
楊如愛看見了鄧柏青過來,說,吃飯吧,吃了飯我們帶孩子去公園走走。
孩子小的時候,楊如愛還可以幫兒媳背一個下樓,如今她已是60歲了,而兩個孫女已經三歲了,她害怕自己摔倒孫女。
只能由鄧柏青一人前面抱一個,后面背一個走下8樓。
到公園之后,鄧柏青找了一個僻靜的角落,把自己的兩個女兒放下。
婆婆已經朝女兒走過來,看著遠處嬉戲玩耍的小孩,鄧柏青不自覺地走了過去。
特別是看到和自己雙胞胎女兒同齡的小孩,鄧柏青總是會停下來詢問幾句。
「教一個星期就會叫媽媽了,我的天天教,都不會叫。」
鄧柏青羨慕地看著那個婦女,但更多的是失落。
周圍人遠遠地看到了她的雙胞胎女兒,夸贊著兩個女兒皮膚白皙,樣子漂亮。
鄧柏青受到了鼓舞,她主動把自己的兩個女兒抱到了人群中間。
從外表看,欣欣和榮榮與同齡的小孩并沒有什麼差異。
可是欣欣和榮榮的身體卻軟弱無力,周圍的人們紛紛猜測是什麼原因導致身體缺陷。
突然,人群中有人說欣欣和蓉蓉是腦癱兒。
聽到這句話,鄧柏青嚇得睜大了雙眼,而一旁一直沉默的楊如愛更是緊鎖眉頭。隨即,兩人帶著孩子悄然離去。
第二天,楊如愛陪同兒媳帶著雙胞胎女兒來到了湖南省兒童醫院的康復科。
醫生拿著玩具對孩子們進行測試,可雙胞胎姐妹對聲音的反應較為遲純,抓東西,手也顯得十分無力。
醫生抱著榮榮,發現只要稍一松手,榮榮就無法保持平衡,人朝一邊偏去。
她初步懷疑可能是腦部受損,對孩子安排了核磁共振和腦電圖檢查。
考慮到楊如愛的家庭情況,兒童醫院還減免了兩個孩子的所有檢查費。
孩子的情況要等兩天后的檢查結果才知道。
楊如愛和兒媳提心吊膽地回到家,看著孩子,兩人越發擔憂。
這天,本該是看檢查結果的日子。楊如愛卻告訴記者,她兒子不讓她進家門了。
當記者到達時,楊如愛頭髮散亂地坐在兒子家門口的樓梯上痛哭流涕。
在記者的勸說下,馮文君終于打開了房門,但他依然口口聲聲地要讓母親離開。
「我媽自己那邊有個家庭,她兩邊跑,那邊照顧不過來。現在那邊要跟她失婚。」
原來父親去世時,馮文君才15歲,是母親獨自將他撫養長大的。
直到他結婚成家之后,母親才再婚找了一個老伴。
原本以為母親的晚年終于有了依靠,誰曾想現在繼父卻突然提出失婚。
「其他我不管,孫女我總是要管,要失婚就失婚,失婚我也要管兩個孫女,我不來管,你出去做事去了,你老婆一個人也管不了。」楊如愛說。
馮文君聽后,低垂著頭。
接著,楊如愛告訴記者,結婚8年來,她和夏江波日子雖然清苦,但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爭吵。
楊如愛決定去問個明白。來到夏江波兒子夏斌的家。
「我老爸找她來是來照顧他的,她現在要照顧她的孫女,沒有時間照顧我爸。我爸有很多病沒人管,我就把他接過來照顧。」
夏斌的話,盡是對楊如愛的指責,矛頭更是指向楊如愛的雙胞胎孫女。
楊如愛卻堅持要親自向老伴解釋。
一見到老伴,楊如愛就激動地拉扯著他的手,可是夏江波卻無動于衷,推搡著楊如愛。
「我們沒關系了,你拖我也沒用,你要照顧兩個孫女,我有肺氣腫,有糖尿病,我一個人怎麼辦?誰照顧我?」
「我孫子3歲了,還不會走。」
「那我也沒辦法,我找你本身就是想讓你照顧我,你照顧不了我,我們兩個還是分開好些。」
夏江波說出了他內心的想法。
自從楊如愛的孫女髮現異常之后,楊如愛就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照顧孫女身上,不再照顧他,這違背了他再婚的初衷。
記者勸他體諒一下楊如愛。
「這個體諒不了,這不是一兩天,一個月,一年,她這個是長年累月的事。根本沒辦法體諒。」
他知道,欣欣榮榮是楊如愛唯一的雙胞胎孫女,面對將來巨額的醫藥費,楊如愛肯定會傾其所有。
可是這樣,勢必會影響他們老兩口的晚年生活,所以他希望夫妻倆分開。
回到家中,楊如愛開始忙活著給孫女洗澡,雙胞胎孫女不哭也不鬧。
因為條件有限,而孫女的背部又不能支撐,所以楊如愛只能把孫女放在水桶里洗澡。
欣欣正安靜地躺在床上,坐在桶里的榮榮卻拽緊小手,緊咬著嘴唇,不知道她是因為房間冷而緊張,還是因為害怕而抗拒。
給兩個孩子洗澡格外困難,何況是四肢無力的兩個孩子,更是讓楊如愛不敢分心。
她不再想自己失婚的事,只擔心自己老去,孩子一天天長大,未來的路該怎麼辦?
放下孫女之后,已經到了吃晚飯的時候,兒子馮文君還沒回來,楊如愛決定出去找找兒子。
在巷子口,我們見到了馮文君,他正坐在摩托車上等客人。
因為白天在家里照顧妻子和雙胞胎女兒,馮文君只能晚上出來跑摩的。
為了籌措妻子和女兒的醫藥費,馮文君通常都是半夜才回家。
看著兒子凍得發紅的雙手,身為母親的楊如愛不免心疼起來,她輕輕搓起兒子的手,只為兒子能暖和一些。
又有客人來了,看著兒子遠去的背影,楊如愛默默地擦起眼淚。她不敢再向兒子訴說自己心中的苦楚。
第二天,記者陪同楊如愛再次來到了湖南省兒童醫院。
通過磁共振影像結果,我們可以看到孩子的腦部有明顯的異常,醫生告訴我們這就是腦萎縮的表現,也就是導致孩子現在智力低下,行動障礙的原因。
可是兩個孩子同時出現異常,是否與遺傳有關呢,還要查基因檢查結果才能判定。
雖然欣欣和榮榮的病情比較嚴重,但是如果盡早進行康復治療,還是有好轉的希望。
聽到這個結果,在楊如愛心中懸著的石頭,終于可以落地了。
不忍母親再犧牲自己的晚年幸福,馮文君決定去找繼父夏江波談談。
「你身體不好,你也需要人照顧,你自己跟我媽好好過。」
「你媽媽的心思全在這兩個小孩身上,不在我身上。」
一見面,馮文君就懇求繼父不要因為他們而跟母親提出失婚,可是夏江波仍很堅決。
在記者的勸說下,夏江波答應去看看妻子。
再次見面,夏江波依然堅持要求楊如愛表明態度。
「如果我孫女能健康行走,我就一心一意照顧你,你要是想著我們夫妻七八年的感情,你就理解一下我,你要是不想,你就過你的好日子。」
楊如愛態度堅決的表示要繼續照顧雙胞胎孫女。
見此情形,原本沉默的馮文君突然跪倒在了母親面前。
「媽,是我的錯,是我害了你,你不要失婚,為了你的幸福。」
還沒來得及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,如今母親的晚年幸福,又要因為他的孩子而瀕臨破碎。
一向寡言少語的馮文軍不知該如何表達自己內心的歉意。
母子倆抱頭痛哭起來。
現在雙胞胎面臨的最大問題,就是治療費的問題。
記者帶著楊如愛一起來到了民政辦尋求政府的幫助。
當地民政辦的副主任表示,鑒于馮文軍和鄧柏青的經濟情況,只要他們提出申請,當地政府可以為他們辦理低保。
每人每月可以享受165元的政府補貼。而且辦理低保之后,在住院治療期間,除了醫保報銷外,還可以到民政部門申請醫療救助。
為了兒子,楊如愛已經奉獻了自己的前半生。
如今又要用自己的后半生,來幫兒子分擔孫女的責任。
楊如愛為了自己的兒子,為了兩個孫女,可以說犧牲了自己一生的幸福。
我們佩服母愛的偉大,希望這一家人能夠渡過難關,我們也相信馮文君能給母親創造一個幸福晚年,兩個孩子也能健康快樂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