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院病房里,34歲的王靜被兩個姑姑堵在中間,「王靜啊,你說你都多大的人了,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呢?」「你父親都中風成這個樣了,就算他犯了天大的錯,你還有什麼可和他計較的呢?你還有什麼不能原諒的呢」?
王靜被這一番「良言相勸」給激怒了,「你們怎麼說得那麼輕巧,你們知道這10多年我和我媽是怎麼走過來的嗎?你們知道躺在床上的這個男人是怎麼對待我和我媽的嗎?」
王靜怒氣難消,「如果這事放在你們身上,你們能夠原諒他嗎?憑什麼他62歲了我就得照顧他,憑什麼他中風了我就得照顧他」。
「你這個孩子怎麼這麼不聽勸,反正他是你爸,我們只知道你不照顧他就不對。快去把你爸的2萬塊錢醫藥費交上」。
聽到兩個姑姑強詞奪理,王靜二話沒說,轉身離開了病房。
還想讓自己照顧他,沒給他拔管子就不錯了。
躺在病床上的王君確實是王靜的親生父親,但在12年前,王君「離家出走」后,王靜就記恨上了他。
事情還得從兩個月前說起。
王靜來到一家飯店門口,透過巨大的落地窗,她正好看到父親王君臉上洋溢的幸福笑容。
但這樣的幸福笑容不屬于她,更不屬于她的媽媽。王君左手被一名年輕的女子挽著,他的右手拉著一名10多歲的男孩。
王君正在熱情洋溢地發表「獲獎感言」,他面帶微笑,向家人表示感謝。
這一天,是王君62歲的生日,他邀請了眾多親朋好友,唯獨沒讓親生女兒王靜和她母親過來。因為,在王君眼中,王靜和她母親早就被人替代了。
他們就是挽著王君胳膊的年輕女子和那名10歲的小男孩。
王靜抬起頭,將眼中的淚水咽了回去,她抬腳走進飯店,徑直來到父親面前。
「王靜,你來干什麼,別搗亂,快走」,王君看到女兒的到來,沒有一點喜悅,而是立馬拉下臉來訓斥了一頓。
面對父親的呵斥,王靜再也無法冷靜下來,她一路哭著跑回了家。
王靜不能理解,那個男人明明是自己的父親,為何這樣對待他們。他邀請了全家人參加他的60歲壽宴,卻唯獨撇下自己和母親。她多麼希望,那個挽著父親手臂的女子是媽媽,他手里拉著的是自己。
王靜越想越難受,雖然名義上有父親,但從小到大,她沒有體會到任何父愛。想到這里,王靜又是委屈萬分,忍不住有了想不開的想法。
幸好母親李芳發現了女兒的不正常,及時勸解了她。「閨女啊,你可不能想不開,媽媽現在什麼都沒有了,只剩下了你。如果你再出個意外,媽媽也不活了」。
聽到母親的話,王靜醒悟過來。是啊,自己還有母親,為了母親自己說什麼也不能頹廢下去。
王君生于農村,長于農村,他是家中幺子,上面有4個姐姐。自小,王君就被父親寄予厚望。
姐弟5人,只有王君讀書讀到高中。
20多歲時,王君遇到了青春氣息四溢的李芳。李芳出身于正式工家庭,家里的條件比王君要好很多。
在王君的主動追求下李芳很快就同意了,他認為王君質樸、有上進心,能吃苦耐勞。但是,李芳的父母并不太同意這門親事,王君家里窮倒還算了,更重要的是,他們覺得王君缺少一些真誠感。
不過,李芳認定了王君,她覺得王君雖然家里窮點,但在愛情面前,這都不算事,畢竟自己的家庭條件好,多少也能幫襯一些。
李芳不顧父母和朋友的反對,堅持嫁給了王君。
李芳的父母雖然看不上王君,但既然阻止不了,女兒已經將生米已經煮成熟飯,他們為女兒考慮,也轉變了對王君的態度,不斷幫襯著這對小夫妻,讓他們住在自己家里。
婚后一年,王君和李芳生下了女兒王靜。
當聽到兒媳婦生了個女孩時,王君的母親頓時心就涼了。她從內心不愿意去伺候兒媳婦的月子,照顧起孫女來一點勁頭也沒有。
但是李芳的父母對王君很好,對他們照顧很到位。王君的母親不好表現得太直接,卻也總是找各種借口不去看孫女。
不光如此,受母親影響,王君的幾個姐姐對李芳也不好。
李芳一點也不在乎這些,在她心里,滿眼都是剛出生的小女兒,那種初為人母的幸福感讓她著迷。只要丈夫對自己好,對女兒好,那就足夠了,其他人都無所謂。
女孩剛出生的那半年多,王君對李芳確實不錯。李芳坐月子期間,王君下班回家主動洗尿布,晚上主動給孩子把尿,為的就是讓妻子多睡一會兒。
看到丈夫對自己母女的呵護,李芳從內心感到,自己確實沒看錯人,王君能屈能伸,有擔當,又細心。
女兒一歲多時,王君慢慢變得繁忙起來,應酬越來越多,回家越來越晚。他的解釋是,女兒越來越大,自己需要多努力,要不然怎麼能給妻子和女兒一個溫暖的家庭呢?
王靜4歲那年,經過努力,王君終于升職了,成了部門的一個小主管。這一年,王君掏出攢下的全部積蓄,在縣城內買了一套小房子。房子簡單裝修后,王君就帶著妻女搬了進去。
王君買的這套房子距離李芳的娘家很遠,李芳明白王君的用意,知道他是一個要強的男人。雖然自己的父母對王君很不錯,但王君總感覺在自己娘家人面前低人一等,抬不起頭來,總有一種倒插門的感覺。所以,買了房子后,他迫切地想搬出來居住。
李芳很照顧丈夫的想法,為了不讓王君有心理陰影,也為了不讓自己的父母難做。自從搬家后,李芳很少帶著女兒回娘家,全心全意地經營著自己的小家庭。
搬到新家不久,李芳就發現王君變了個人一樣,他不再溫柔體貼,開始變得吹毛求疵,就像隱藏了多年的老虎,突然露出獠牙一樣。
每到周末,王君總會邀請幾個同事到家里聚會,他嫌棄王君炒菜不好吃,說話也不懂人情世故。每次有這樣的聚會,他都會讓王君躲在廚房單獨吃,從不讓她上桌。
此外,王君還嫌棄李芳洗衣服洗不干凈,做飯沒味道。
李芳長到20多歲,還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氣。一開始她也盡量忍受遷就,後來王君看她不說話,更加變本加厲。
在一次大吵過后,王君徹底撕下了偽裝的面具。剛結婚時,王君工作不順心,收入也少,很多時候都需要老丈人幫襯。自打從老丈人家搬出來后,王君總覺得自己好歹也是高中畢業,有正兒八經的工作,而李芳只是國中畢業,家庭主婦一個。他認為,李芳就應該聽自己的。
生活中,他不再謹小慎微,凡事不再征求李芳的意見,都是自己做主。而且,他還經常嘲笑李芳沒文化。
剛開始,李芳覺得王君可能壓抑得太久了,以前沒能力,沒本事。現在好歹也是個單位的小領導了,收入也高了,就想奪取掌控家里事情的權力。
為了給女兒一個完整的家,為了女兒的身心健康成長,李芳就默認了王君的要求。
可沒多久,李芳發現自己又錯了,從那以后王君回家更晚,回家次數更少。特別是又一次升職后,李芳發現王君和一名叫康爾眉的年輕女子在一起了。
李芳的很多朋友曾經見到過康爾眉和王君挎著胳膊在逛街。
李芳質問王君,問他是不是變心了。王君卻反過來倒打一耙,反問李芳,為什麼要聽別人胡說八道,為什麼不相信自己的丈夫。
王君露出痛苦的表情,如果李芳再懷疑自己,那還不如直接失婚算了。如果一個女人連自己的男人都不相信,那她不光是對丈夫的侮辱,更是對自己眼光的不信任。
由于沒有真憑實據,或者說沒有「人贓俱獲」,李芳只能暫時相信了王君。
在騙過了李芳后,王君又和康爾眉打得火熱。幾個月后,康爾眉給王君生下了一個兒子。孩子滿月那天,王君大張旗鼓地為他舉行了儀式,邀請了很多親朋好友到場,并鄭重宣布,這個孩子就是他王君的兒子。
那次宴會,李芳和女兒王靜都被蒙在鼓里。事后,李芳質問王君,為什麼又要欺騙自己,他把自己當什麼看。如果他不想過了,她李芳也不強人所難,還不如直接失婚算了。
這次王君又裝了起來,「我也是沒有辦法,你知道我是農村出來的,老爺子一直想要個孫子,他現在身體不好,我和康爾眉要了孩子,就是為了應付老爺子,好讓他高興高興。可你要知道,我真正愛著的還是你和王靜啊」。
聽到王君的解釋,李芳又冷靜下來,她有些理解王君的做法了。確實,王君兄妹四個,就他一個男孩,算是一根獨苗。可見王君父親對男孩的期盼,王君的理由倒也說得過去。
經過幾次波折,李芳不可能還看不清楚丈夫王君的為人,她之所以一次次的原諒王君,也許是掩耳盜鈴的一種做法,也是一種毫無辦法的選擇。
事情還不算完,2004年,王君和康爾眉的孩子一歲多時,王君主動找到李芳,表示自己要和康爾眉斷絕關系,而那個孩子就交給李芳來撫養。
但是,康爾眉跟了自己幾年,她提出要給她買一套房子的條件。要不然大家一拍兩散,誰都沒有好日子過。
李芳聽信了王君的說法,她回娘家借了10幾萬塊錢。王君又拿出80多萬塊錢,在縣城買了一套120平方公尺大的房子。
房子買好后,王君又變了想法,他不再讓李芳去照看那個男孩,而是交給自己的姐姐來照顧。
李芳追問王君到底是什麼意思,王君反駁李芳,「還不是為你好,你看你身體這麼弱,看孩子多累啊。我姐姐身強體壯,還是交給她吧,她不怕累」。
既然已經成為事實,李芳也無力改變,「不讓自己看正好,自己還能落個清凈,眼不見心不煩」。
此后,王君每周只回家兩三天,剩下的時間都跑到姐姐那里去看孩子。
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,直到5年后,李芳才知道自己又被王君給騙了。王君確實將孩子交給姐姐來照看,但孩子不是住在姐姐家,而是王君和康爾眉、王君的姐姐等一塊住在他給康爾眉買的房子里。
他們撇開李芳和王靜,更像住在一起的一家人,自己和女兒反而像是外人一般。
李芳怒不可遏,和王君大吵一架后準備起訴他。李芳以為,王君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,絕不會同意自己起訴的,說不準會來求自己。
李芳又失算了,王君直到李芳的想法后更囂張,「你去起訴吧,讓所有人都知道王靜有我這樣一個爹,看她以后還怎麼抬得起頭來」,「還有,你連個工作都沒有,如果我進去了,看你拿什麼來養活王靜」。
王君的話讓李芳愣住了,當年自己怎麼就合著眼看上這麼一個人呢,都怪自己。現在可好,連女兒都要受連累。想到這里,李芳又氣餒了,她再次向王君妥協,只能忍氣吞聲,偃旗息鼓了。
看到李芳的沉默,王君更加肆無忌憚。從那以后,他不再遮遮掩掩,不論是參加朋友的聚會,還是回老家,他都只讓康爾眉母子倆陪著。
時間久了,周圍人心中已經形成一種刻板印象,不知內情地以為,康爾眉才是王君的正妻,而李芳卻成了破壞他們家庭的插足者。而了解內情的,卻愈發看不起李芳,還有她那不受待見的女兒王靜。
不光王君看不上李芳和王靜,就連王靜的爺爺奶奶和4個姑姑也是如此。因為康爾眉的原因,王靜很少回奶奶家,也只是在過年時才回去。
但她每次回去,奶奶都會提前把好吃的藏起來,并且告誡王靜,不允許她和康爾眉的兒子搶東西吃。因為她是姐姐,她大,就得讓著弟弟。
雖然父親回家的次數寥寥可數,但是王靜從心里還是很尊敬王君的,王靜對王君的記憶,始終存在于10歲左右,她腦子里裝的都是父親的好。
由于自小就知道父母的關系不好,王靜的性格很內向,內心什麼都知道,但輕易不開口,這與康爾眉兒子的機靈勁比起來,更不受人待見。時間長了,幾個姑姑都指責王靜這點隨了她媽。他們愈發看不起李芳,覺得她一個家庭主婦,已經配不上事業有成的王君了。
2009年,王君借口投資失敗,欠下債務,他用盡計謀,巧言如簧,從李芳那里借了8.
5萬元。幾天后,王君用從李芳那里借來的錢,湊了個首付,又給康爾眉母子買了一套163平方公尺的大房子。
王君退休后,王靜才剛工作不久,他找到王靜不斷哭訴,自己現在的日子過得很艱難,他想了想妻子還是原配得好,還是女兒聽話懂事。他想給李芳和王靜母女倆補償,他想回歸家庭。但是,作為一個大男人,他不想就這樣狼狽地回去。
正好,這段時間,他和朋友合作做生意,缺一點啟動資金。當然,這次不用王靜出錢,但是需要她幫個忙。就這樣,王靜在銀行作擔保,給王君貸了30萬元出來。
王靜以為父親真的回心轉意了,她滿心地期盼著父親浪子回頭。可是,父親的回頭沒等來,她卻等來一個消息,父親用她作擔保貸出來的錢,給他和康爾眉的兒子又置辦了房產。王靜知道這個消息后,又氣又急,哭得像個淚人一樣,她的心一次次被父親王君傷害,不知道怎麼才能喚回父親的真心。
王靜去找王君要說法時,王君卻躲著不見他。從那以后,王靜對王君回歸家庭徹底絕望。
這一天,王靜正在單位上班,突然接到二姑電話,說是王君中風不省人事,已經住院了,希望她和李芳趕緊過去看看。
由于前面幾次傷害,王靜已經斷絕了對王君的念想。不管王君是好、是歹,都與自己沒有關系了。但是,母親李芳卻覺得怎麼說王君也是王靜的父親,無論如何也要過去看一下。
王靜拗不過母親的堅持,就陪著她一起來到醫院。在病房里,母女兩人看到在床上躺著的這個「既熟悉又陌生」的王君,他們不禁抹起了眼淚。等心情恢復下來,母女兩看到照顧王君的只有一名護工,不管是康爾眉還是幾個姑姑,都沒有露面。
那名護工告訴王靜,她是王靜的姑姑找來的。當時,王君是被康爾眉母子送到醫院的,但送完人后就走了。王靜的姑姑交代給這名護工,只要等到王靜母女來,就讓她向王靜要錢,她的護工錢就能結清了。
聽到這里,王靜母女倆面面相覷,在感到一心驚訝的同時,又感到也算正常。
是啊,王君的家人不是一直都這樣算計的嘛,包括康爾眉和幾個姑姑。原來,他們母女倆被叫來,是讓他們充當照顧王君的免費勞動力的。
李芳和王靜母女兩心照不宣,就沖王君對自己兩人的態度,他們也不愿意當這個冤大頭。
從醫院回到家后,王靜的幾個姑姑和王君的朋友都找到他們,不斷勸他們。
王靜的三姑說,「王靜啊,做人不能沒良心,你爸在外面買了房子后,曾經也想著把你接過去,可是你非要跟你媽住在一起,這怨不著你爸。你爸已經做得夠好了」。
其他幾個姑姑也是添油加醋,「王靜啊,你現在還有什麼看不開的,你爸都那樣了,醒不醒的過來還不知道,你和一個植物人有什麼好計較的呢。」
王君的朋友也來勸,「你爸中風了,需要人照顧,這時候做女兒的不上什麼什麼上,作為女兒,這是你的責任和義務」。
王靜非常惱火,「你們不是都討厭我和我媽,喜歡康爾眉嗎,我爸的錢都給了她,你們這時候為什麼不去找她,找我們來干什麼」?
王靜的姑姑不甘示弱,「康爾眉太年輕,她哪會照顧人啊,再說,她不是還有個兒子要拉扯。你是不是覺得你爸沒給你們錢,心里不平衡,你可不能這麼沒良心」。
王靜反駁道,「你們這就是用得著人朝前,用不著人朝后。當年你們是怎麼欺負我們母女的,現在需要用人了再來找我們,早干什麼去了」。
王靜根本懶得搭理這些不講理的人,多說一句她都嫌麻煩,她直接將一伙人給轟出了家門。
等所有人離開后,李芳和王靜母女倆一商量,決定去找康爾眉要個說法,她不能光得好處不出力啊。
母女倆來到王君給康爾眉買的房子里,直截了當的告訴她,要麼搬出這套房子,把房子還給自己和母親;要麼康爾眉就要承擔起照顧王君的任務。
畢竟王君和康爾眉是多年事實上的夫妻,王君又給她買房子又送錢的,這兩個人過得日子還算兩口子的生活。不論從哪個角度看,康爾眉都有責任和義務照顧中風的王君。
康爾眉非常不歡迎李芳母女倆的到來,「你是什麼閨女啊,你父親都中風躺在床上了,你不想辦法去照顧他,現在竟然還有閑心來找我要房子、要錢」。
要說康爾眉的說法和做法,確實與王君的幾個姐姐如出一轍,他們就像商量好了一般。王君正常的時候,他們都和王君一條心,誰都看不起李芳和王靜。一旦王君病倒,他們都齊刷刷的欺負老實人,都把王君這個「燙手山芋」甩給李芳母女。
這簡直是欺人太甚,自從王君騙著王靜給他作擔保貸出30萬元后,王君已經一年多沒有還貸了。王靜每個月2600多塊錢的工資,每月都要拿出2000塊錢給王君還貸。
王靜的幾個姑姑找來調解人員,就是想讓他們做工作,使王靜承擔起照顧王君的重任來。不過,面對王靜闡述的事實,調解人員還有什麼可說的呢。
王君這個父親還真是不一般,這邊哄得康爾眉高興,給他生下兒子;那邊胡蘿卜加大棒,讓李芳母女有苦難言。
王靜和母親商量了下,決定先起訴中風的王君有事實上的重婚行為,如果康爾眉確實不管王君,王靜不可能真的撇下父親不管。不過,當年王君給予的那些東西,本該都是王靜母女倆的,他們還是想爭取回來。
王君欠李芳母女的太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