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2年前,一位偉大的作家在巴黎逝世。
他死后,人們給他樹立了一座紀念雕像,上面刻著他的著名語錄:
我們都在陰溝里,但仍有人仰望星空。
這位作家,就是19世紀與蕭伯納齊名的英國才子——奧斯卡·王爾德。
王爾德的一生,是追求浪漫和美的一生,他用飽含深情的筆觸,給后世留下了無數傳世佳作。
而他的經典語錄,更是代代相傳,滋潤了人們荒蕪的內心。
今天,讓我們走進王爾德的這10句話,就當是穿越時空,聆聽他的生命之歌。
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,人也一樣。
有人追求變化,有人喜歡安穩;
有人熱愛浪漫,有人講究實用。
這些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,只是認知不同罷了。
每個人的經歷千差萬別,自然也會衍生出不一樣的思考方式。
與其苛責,不如尊重。
不必把自己的價值觀,凌駕于他人之上;
也不必因為他人的期待,緊緊約束內心。
每個人,都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。
學會尊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,方能照亮自己,溫暖他人。
前幾天,看到一則新聞,頗為感慨。
一名武漢的小伙,因為手頭拮據,只花了2萬塊錢裝修,就入住了毛坯房。
可他的房間,桌椅整潔,陳設干凈,客廳里,還擺放了一把吉他。
面對采訪,小伙說:我會努力讓生活變得更美好。
溫暖又勵志。
人生在世,窘迫有時,困頓有時。
相信希望,才會有繼續前行的勇氣;
篤信未來,才會有破局而出的可能。
凜冬散盡,星河長明,凡是過往,皆為序章。
有時候,只需要稍稍轉換心態,明天又是值得期待的一天。
如果把原生家庭比喻成一個玻璃罩,那麼每個人,都是里面的一朵花。
童年時,我們方方面面,都離不開家庭的庇護。
可隨著逐漸長大,我們也窺見了父母身上的種種局限。
他們或許貧窮,或許無知,或許脾氣不好,或許缺乏對你的陪伴……
可細想起來,世上又哪會有完美的父母呢?
真正成熟的人,不會把自己的不夠強大,一味歸咎到父母身上。
他們會在成長過程中,一邊寬容,一邊理解,最終跨越原生家庭的局限,在罩子之外,開出艷麗的花。
相信很多人,對這句話都不會陌生。
有人甚至把它當成人生箴言,摘抄在筆記本上。
那麼,怎樣才是真正的愛自己呢?
想起《反脆弱》里的一個觀點:
去做那些讓你愉悅的、有價值的事,放棄那些只取悅別人,卻為難自己的事。
生活中,總有一些人,把旁人的感受,看得比自己還重要。
以至于,受到一點質疑,就自我懷疑;犯了一點小錯,就焦慮不已。
其實,生活有好有壞,學會自我療愈,才是一個人最了不起的能力。
往后余生,愿我們不糾結,少憂慮,淺喜于日常,安穩于時光。
疫情三年,很多人開始變得患得患失,對前途焦慮無比。
我們太多地把注意力放到未知的事情上,以至于越思考,越煩惱。
緩解焦慮的最好方法,就是把眼光放到當下。
聽一首歌,拍一朵花,吃一頓美餐,在下班路上看晚霞。
「把時間分給你對這個世界的熱愛,而不是浪費在不確定的事情上。」
如此,才能和美好的風景不期而遇。
人生短短幾十年,總有人對生活不滿足。
有了健康,還想擁有財富,有了財富,又向往功名利祿。
結果,想要的越多,失去的也越多。
楊絳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:
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。
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,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,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,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愿以償。
與其追求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,不如把握當下,珍惜擁有。
做想做的事,愛值得的人,常懷知足之心,生活方能喜樂平安。
前段時間,董宇輝去山東開展線下活動,卻莫名其妙地,被一名女子潑了一臉水。
事后,董宇輝回應:我沒事,此行短暫且美好。
言語之中,不見絲毫怨氣。
行走于世,我們難免會有被人冒犯的時刻。
如果事事計較,處處埋怨,心中難免會瘴氣橫生。
不如放下雜念,看開、看淡,原諒他人,也放過自己。
如此,方能在俗世煙火中從容,于紫陌紅塵中淡然。
世上的每個人,都有自己的「黑歷史」。
真正有教養的人,不會因為地位高低,對人們區別對待。
遇見位高權重之人,他們不會阿諛奉承;
遇見身份卑微之人,他們也不會輕視鄙夷。
他們將心比心,平等待人,因此也總能得到別人的尊重。
可以說,教養,是一個人立足于世的根本。
學會摘下有色眼鏡,把自己放在更大的格局里,是很多人一生的修行。
我們身邊的很多人,乃至我們自己,都是大千世界里的平凡勞動者。
但是,平凡并不等于平庸。
那個在凌晨辛勤跑腿的外賣員,或許是為了多賺點錢貼補家用;
那個在菜市場賣力吆喝的年輕人,或許家里還有生病的老人要照顧;
那個在商場熱情攬客的導購員,或許是想用績效錢給老婆買份禮物……
這些人雖然渺小,卻在市井巷陌,構筑起了生活最真實的血肉。
真實而堅韌,平凡又可貴。
每個為了幸福奮力拼搏的普通人,都值得一首贊歌。
人生在世,最好的心態是什麼?
王爾德的回答是:把生活當成一件藝術品。
你若細心體察,努力沉淀,假以時日,一定能把日子雕刻生花。
見過一些人,碌碌一生,把日子過成了平庸的重復。
回過頭才發現,自己揮霍了大半生的好時光。
而那些認真生活的人,往往能在日積月累中,一點點拓寬生命的疆域。
他們感恩經歷,珍惜遇見,擁抱內心,努力生長。
這樣的人,歲月回饋給他們的,也是豐盈的收獲。
時隔百年,再去品味王爾德的名言,仍能感受到他與世界相處的智慧,和對真善美的追求。
若你能悟透,便可從容過好這一生。
正如心理學家大衛·霍金斯說的:
一個正能量的人,他的磁場會帶動萬事萬物,變得有序而美好。
人間一趟,是修心,亦是修行。
愿我們都能跨越苦難,與平凡和解,把日子過得溫暖又閃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