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和媽媽一起超市里買東西是常見的生活景象,也是一件幸福生活的一部分,但是有些媽媽在買東西的時候,不能好好看好自己的孩子,容易讓孩子做出一些不好的事。
一天,媽媽和寶寶一起前往超市購買蔬菜水果,寶寶還小,坐在購物車里。媽媽一開始推著購物車,寶寶也很乖。但是媽媽因為忙于挑選蔬菜,沒有時間去照看孩子,這時候一件事情就發生了。
那就是孩子在超市里偷吃了一個車厘子,這個車厘子的售價1325/kg,因為一盒車厘子的價格十分昂貴,如果里面少了一顆,那麼整盒車厘子就不完整了,所以超市的售貨員就要求媽媽賠償一盒車厘子的錢。
但是媽媽聽了之后,就不愿意賠償,覺得孩子偷吃不是故意的,就當做送孩子一顆。
售貨員當然不會同意,就在超市里大聲指責孩子的母親:「是誰的孩子這麼沒有教養,跑到超市里來偷吃東西,吃了還不賠償」
其實在我們身邊經常會發生這樣的事情,大人帶孩子去超市卻又看不住,反而讓孩子四處搞破壞,惹出許多事來。因此,當我們在帶孩子去超市的時候,一定要提前將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告訴他們,這樣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發生。
1、 告訴孩子超市東西不能亂碰
在超市里有相應的規章制度,它和菜市場是不一樣的,菜市場的環境更加的混亂,賣家自己進行自己的售賣,而在超市里,每一件物品都有自己的分類和分區,每一個區域都有自己的負責人,負責自己區域產品的售賣。
當你在超市購物的時候,一定要遵守超市里的規章制度,那就是不得隨意偷吃超市里的東西,你在超市里的一舉一動都是都監控的,在食品區有專門的是吃的地方,如果想要吃的話,可以帶孩子到是吃的地方進行試吃,而不是讓孩子學會偷吃東西,這種偷吃東西的習慣一旦養成就容易造成孩子的壞習慣滋長。
2、 家長以身作則,不要帶孩子隨意吃超市東西
孩子在超市里偷吃東西的舉動,不是簡簡單單因為孩子偷吃,而是父母可能的某些行為舉動影響了孩子的這個行為,父母如果在超市里隨意吃超市里的東西,還覺得是撿了便宜的話,很容易讓孩子也學習這個舉動。
自己在超市里也學會了偷吃東西,一開因為沒有人發現,而覺得來超市真好,可以吃好多好吃的,等到時間長了,孩子就會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,那就是孩子的偷吃的舉動會越來越明顯,而且認為不需要購買就能夠得到此物是一件占便宜的事情,長大后的孩子就會變得小家子氣,變得喜歡占小便宜。
3、告訴孩子只有付錢的東西才可以帶回家
因為超市和菜市場是不同的,菜市場買東西,很少有時吃的環節,一般只有買到了這樣東西,它才屬于你,而在超市里的話,有很多推銷產品的活動,進行各種試吃的環節,每個顧客可以進行試吃,小孩子在超市里最喜歡跑到試吃的地方吃東西。
但是這種行為其實會帶來負面影響,那就是試吃的機會變多了,孩子會覺得試吃不用付錢,而且能吃到好多吃的,這樣多好啊。但是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,試吃是可以的,但是你吃過之后,就得買它,否則就不要試吃。
4、不要玩危險的購物車
超市里很多購物車,小孩子覺得購物車很好玩,可以當作小推車,滑過來滑過去,于是就動了玩購物車的念想,其實玩購物車是很危險的。
如果沒有大人的看護下,會發生意外,而且就算是在大人的看護下,我們也應該學會告訴孩子玩購物車是危險的,而且購物車是拿來裝商品的,不是拿來玩的。
父母帶孩子到超市里購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超市里的規章制度,以簡單的語言告訴孩子,讓孩子明白什麼事情能做,什麼事情不適合做,這也是父母培養孩子的一部分,孩子的舉動反映的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,所以父母要不落下生活中的點滴小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