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:
孩子的教育,一直是父母們最關心的事情。因為在父母的腦海中,覺得只有讀書才可以出人頭地,才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。而且隨著現在社會科技的發展,現在好多地方處處都是自動機器人,如果將來沒有「一技之長」,真的很難立足,是會被社會「淘汰」的。
所以,許多家長不惜花費「重金」送孩子到好的學校去讀書,有的家長甚至為了孩子,放棄自己的工作,專門去陪讀,只為了孩子可以專心學業。
但是,在輔導孩子學習上,就稍微有些「吃勁」!感覺和自己以前學習的許多地方都不太一樣,這也導致發生許多家長質問老師后反被打臉的情況。
一直以來,人們提到數學就比較頭大,因為數學的答案是固定的,而且有時里面的題目問得特別的「饒」,不像語文一般,答案比較「活泛」。只要靠近「答案」,基本就是正確的。所以,對于感性的我一直都比較「偏心」語文。
(互動:大家知道小時候偏科嚴重嗎?)
一位寶媽向網友們求助,說自己檢查兒子試卷,發現老師判錯一題,該如何向老師說?還有希望網友們看看「9+9÷3=12 」到底對不對?
熱心的網友們看到后,也都熱心地解答了這位媽媽的疑惑。說孩子做得沒錯,肯定是老師不小心判錯了。讓寶媽私下問一下老師。
于是,寶媽便趁接孩子放學時,質問老師是不是判錯了?
老師看到后,很耐心地說:您審一下題目?是9加9除3,而不是9加9除以3。
除和除以是兩個概念,出來的結果也是不同的。正確式子應該是「9+3÷9」。聽到老師的解釋后,瞬間感覺有點打臉。只不過好在自己也理解了,知道問題錯在哪?不然老是在心里糾結,也不知道該如何給孩子「輔導」,這才是最「尷尬」的。
~個人看法~
其實,在日常生活中,有許多類似的題目,如這道題目我前面有7只猴子,后面有9只猴子,一共有幾只猴子?
正確理解都會是7+9=16,卻忽略了我。
所以,面對這類型的題目,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多審題,不要一上來就看到孩子的公式就盲目地斷定老師判錯了。而是要先讀題,看看是不是孩子的理解錯誤。不要先入為主,一旦先入為主,就容易按自己的想法來。
如果最后自己理解完題目,還覺得是孩子的正確,可以私下和老師溝通,請老師幫忙解答。畢竟,在短短時間內要判整個班級的試卷,容易出現錯誤,做家長的我們也要多多理解。
老師幫忙解答完之后,發現還是自己的錯誤時,向老師表達歉意后,回去也要告訴孩子,題目錯在哪里?并在下次遇到相同題目時,要多注意。
學習就是個不斷試錯,然后不斷改正的過程。
雖說現在孩子們的題目比較「腦筋急轉彎」,許多家長也為此比較頭疼,但是我們不妨換個「視角」去看待問題,也許眼前就會有不同的風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