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寶寶們剛來到這個世界,懵懂又混沌,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。大多數時候,他們都喜歡用手或嘴巴來感知陌生的事物。
然而,小寶寶們好奇心過強,帶他出門時就會引起很多麻煩。比如逛超商時,其中的商品琳瑯滿目,小寶寶這摸一下那拿一下,父母一點辦法都沒有。
孩子太小,教育了也聽不懂,可愁壞了父母,下面這位媽媽就遭遇了此類事情。
健康的寶寶們,在媽媽肚子里就已經開始「鍛煉」了,但這時練習抓握的東西只有臍帶。因此,等到降生后,世間所有能被他抓起來的東西,都想好好試試。
來到超商后,就像打開了新世界大門,寶寶的注意力完全被商品吸引了,無論大小都想「輕薄」一下。
當然,既然已經預知到了麻煩,父母也提前做了準備,將小家伙掛在爸爸的胸前,這樣就可以安心地挑選商品了。
本以為這樣就萬事大吉了,誰知還是低估了寶寶的實力。趁著父母在水果區挑選的時機,寶寶自己悄悄抓了一個車厘子握在手中,全程父母都沒有察覺。
等到逛完超商,驅車回家后,爸爸這才發現寶寶手里有東西,將「小偷」抓個現行,媽媽十分無奈。
可想到距離超商有九公里路程,媽媽一邊覺得對不住超商老闆,一邊糾結著要不要將這「贓物」送回去。為了記錄這個最無辜可愛的「小偷」,還特地在網上發了個視訊,求助廣大網友。
事實上,網友們也表示自家寶寶沒少干這事,別看寶寶們長著雙無辜的大眼睛,可都是順手牽羊的「老手」。
之前逛超商,我閨女拿了個蕓豆回來,哈哈。
我兒子不滿三歲,把生鮮超商的蘿卜每個都啃了一口,後來我都買下來了。 只是一個車厘子而已,老闆不會在乎的,第二天送去也沒關系。 這種事情太正常了,寶寶拿東西本身就不容易被發現。
1、 與生俱來的好奇心
突然來到這個嶄新的世界,寶寶對萬事萬物都不熟悉,就喜歡用手去了解和感知,感官體驗會讓他們覺得興奮。
這樣的好奇心不僅不是缺點,反而是一份「禮物」,激發著寶寶們的求知與探索。父母一定要進行正確的引導教育,千萬不要遏制孩子,只要保證安全和不越矩就行。
2、 珍貴的探究精神
寶寶們迫切地想多了解這個環境,看到新奇的東西,自然而然就想去觸碰。
也正是在這樣不斷的探究和體驗中,寶寶的認知和能力得到提升。從最初的努力抓握,慢慢變成用手觸摸,接著用嘴巴去吮吸舔咬。
當然,這份好奇心如果引導不當,反而可能變成孩子的麻煩。
1、 定立準則
好奇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發寶寶的想象力、動手能力,然而好奇過了頭,反而會引發各種問題。面對錯誤行為,父母不能無視縱容,可以試著和寶寶定立一些準則。
要明確告訴寶寶哪些事情可以做,哪些事情不能做,千萬不能成為大家口中的「熊孩子」與「熊家長」。
年紀小的孩子講不通道理,就盡量
用肢體語言和嚴肅表情,年紀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舉例子或講故事。
2、 給予正確引導
不要任由孩子朝著錯誤方向發展,這樣勢必會帶來很多消極影響,孩子也不知道自己是在犯錯。
正確科學地引導好奇心的發揮,可以給寶寶插上一雙「探索」世界的翅膀,激勵他向高處出發。
3、 給好奇心空間
好奇心是寶寶與生俱來的財富,學習、工作與生活都離不開它。缺少好奇心的寶寶,是沒有開闊思維的,同時也會缺乏積極努力的強大動力。
因此,一旦好奇心減弱或缺位,父母就要注意適當放開發展空間,讓孩子自由地創造探索與發現,用自己的方式認識和改造這個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