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兒園是同學們進入學習生涯的初始階段,同時也是必不可少的經歷。
幼兒園與小學不同,主要傾向于各項技能及思維方式的培養,為了提高小朋友們的動手操作能力,所以老師經常會準備一些開發智力的游戲。
在幼兒園階段,因為年齡小的原因,所以很多作業都需要家長的幫助才能完成,但并非與理論知識相關,多數是需要動手操作,不過有時也會引起家長們的不滿。
有一位家長就在網絡上吐槽,也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件事,孩子上幼兒園沒幾天,突然有一天回家對自己說:「媽,老師讓帶一萬粒米」,這讓家長很困惑。
為了保證第二天完成作業的效率,老師也在群里發布了相關信息,家長們紛紛回復「收到」,但這位家長感覺不滿,就在群里公開質問:老師,是怎樣數呢?而老師的回答也是直截了當:一粒一粒地數。
就這樣,家長陪娃數到了半夜,一時間便引起了這位家長的斗志,第二天執意要到學校找老師理論,聲稱老師就是在故意為難人。
但是到學校,完全和自己想象中的結果不一樣,本來想著這位老師能向自己道歉,不料卻遭到了老師的回懟,但確實也比較打 . 臉。
老師表示:妳完全可以用更加便捷的方式,可以先數出100或500粒米,隨后再稱100或500粒米的重量,再用最終的重量乘以100或20就可以。
聽到老師的說法之后,這位家長連連向老師道歉,并表示自己的書算是白讀了,不過老師還是給予相應的理解,并沒有過多計較,但就是這樣的烏龍事件,讓家長一直對老師深表愧疚。
其實像這種「奇葩作業」,在幼兒園時期是經常見到的,只不過有些家長不動腦去想一些便捷的方法,所以難度就會有所提升。
先控制情緒,讓自己冷靜下來
老師布置這些奇葩作業,并不是想要故意去為難家長或同學們,只是想讓家長去引導孩子,用更便捷的方式解答問題,這也是鍛煉同學們思維能力的一種方式。
那麼當家長引導這樣的作業時,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冷靜,妳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,并且找到解題的便捷方式。
對孩子進行積極的引導
當家長有了便捷的解題方式,那麼這個時候妳可以對孩子做出正確的引導,例如進行反問:妳覺得應該怎麼做最合適?要用問句的方式去引導孩子思考。
但是當孩子想不出來合適的方法時,妳可以這樣說:「我覺得這樣可以」,隨后說出自己的方法,并且問孩子「妳覺得怎麼樣」,這樣即便比較難的題型,也會得到解決,在這個過程中也鍛煉了孩子的思考能力。
實在難以解答,可以詢問其他家長或老師的幫助
那麼對于有些題型,如果家長實在是難以解答,那麼妳可以私下詢問其他家長或者是老師的幫助,而不是沖動地去找老師理論,最后鬧出烏龍,這對于孩子來說并沒有好處。
而且在向其他家長或老師討教的時候,妳也能夠開拓自己的思維,給孩子做出榜樣,讓他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,也可以尋求他人的幫助,而不是發泄自己的情緒。
隨著獨生子女的普及,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孩子的家庭教育也逐漸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,而最明顯的,就是為孩子養成了不良的習慣,比如稍有不順就會亂發脾氣。
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那麼家長是否想到,當妳遇到一件比較棘手的事情,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時候,妳的孩子會做出什麼樣的舉動?
很明顯,他會照學,我們都說從孩子的身上,能夠看到父母的影子,這句話一點都不假,如果父母平時處理事情比較急躁,不去用一些便捷的方式方法,也不動腦去思考,那麼孩子的未來也是如此。
所以希望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,父母能夠給予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,為孩子做出好的榜樣,擔任起第一任教師的責任。
最后想說:
幼兒園的學習就是如此,更多的是注重同學們的動手操作能力,及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,所以當家長遇到一些「奇葩作業」的時候,也要從多方面考慮,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,主要還是看家長是否去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