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位男子不肯出去工作,靠著父母的退休金混了十年,每日吃喝都要母親送到眼前。
男子母親無法忍受,多次催促兒子外出找工作,但兒子卻不為所動,甚至還笑嘻嘻說「我已領悟人生真諦」
父母催他找工作,他就催父母賣掉房子,一家子直接躺平。
母親整日愁眉苦臉,甚至找來了當地的新聞媒體,但男子仍然不肯出門工作。
據男子母親所說,兒子從前不是這樣的,之前在外打工每月還往家寄錢。
為什麼曾經的上進青年會變成這樣,在他身上發生了什麼變故?
靠著啃老生活十年的男子名叫小李,他從小生活在保定農村。
2004年小李國中畢業后,因為成績不好沒有考上高中。
他自認不是讀書的那塊料,就算復讀也是浪費家里的錢,便想著跟村里人一起外出打工。
小李選擇來到了大城市北京,都說這里工資高機會多,他也想來長長見識。
然而來到北京后,小李卻因為文化水平太低,找不到什麼體面的工作。
無奈之下,他只得開始在工地上打工。
工地上的工作風吹日曬,還需要付出大量的勞力,但這些對于農村出聲的小李來說都不算啥。
從前家里農忙的時候,他沒少下地干活,豐收的時候更是一麻袋一麻袋的抗糧食,力氣早就鍛煉出來了。
小李因為年輕體力好干起活來很是麻利,他每天去了工地就開始干活,晚上回到租房內倒頭就睡,生活倒也踏實。
在工地的第一個月,他就因為干活賣力拿到了5000元的工資。
他拿著沉甸甸的工資,心里高興壞了。
要知道在零幾年的時候,這工資算得上絕對的高薪,只要他再努力個幾年,就能攢下一大筆錢。
小李拿到工資后和工友們下了館子打牙祭,等到酒足飯飽后感到十分滿足。
第二天他去了趟銀行,將大部分工資留了部分做生活費,其他的都寄給了遠在家鄉的父母。
遠在保定的李家父母收到錢后高興壞了,他們將錢攢下來,準備給小李以后做老婆本用。
那幾年,小李每日在工地上渾汗如雨,賺來的錢也不亂花都寄到了家里,家鄉人都贊嘆他有出息。
小李的母親梁阿媽心里聽了很高興,但同時也開始憂心起兒子的終身大事來。
眼看著小李的同齡人都娶妻生子了,而自己兒子還是孤家寡人,她心里總覺得不得勁。
梁阿媽也知道兒子是忙著打工賺錢,沒時間找對象,便開始到處打聽哪里有合適的姑娘。
小李再次給母親打電話的時候,母親一直催促著他趕緊回家,一番詢問才知道,母親給自己安排了相親。
其實在外打工的這些年,小李看到身邊的工友老婆孩子熱炕頭,心里也很是羨慕。
他第二天就跟工頭告假,坐上了回家的火車。
在父母的介紹下,小李見到了相親對象,雖然算不上多漂亮,但倒也落落大方。
兩人簡單吃了個飯還逛了逛街,顯然十分談得來,後來倆人還多次出去逛街,小李更是殷勤地給女孩買了不少東西。
等小李再次回到北京工地的時候,他已經告別了單身,成為了有女友的人。
有了女朋友后,小李工作更加賣力了,他希望多賺點錢早日和女友定下來。
下班后,他就抱著手機跟女友打電話發信息,但漸漸他卻感覺到了女友的冷淡。
在小李的三番五次追問下,女友坦白她無法接受異地戀,希望小李能回到保定工作。
小李為了維系這段感情,辭去了工地的工作,回到了家鄉陪伴女友。
兩個人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,感情果然升溫了不少,但每天外出約會這花銷也不小。
在倆人感情穩定下來后,小李開始在家鄉找工作,他干了幾年工地,找的也是工地的活計。
可保定不比北京,這工地上的工錢一個月只有一千。
小李一到休息就要去和女友約會逛街購物,這點工資哪夠支撐,他只能開始動用從前的存款。
很快,小李和女友就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。
那天,兩家人聚在飯店里商討著婚事,但是談到彩禮的時候,卻出現了矛盾。
女友的父母看小李經常給女兒買東西,以為他家庭還不錯,竟提出了個天價彩禮。
這個數目將小李嚇了一跳,他的家境本就一般,全靠多年打工才有所改善。
可自從離開北京回到家鄉,他這工資直線下降,根本難以支付這巨額彩禮。
小李選擇了對女友父母坦白,他家里實在是拿不出這麼多的彩禮。
但女友父母一聽這話臉色就變了,當即拉著女兒就要走,嘴里還嚷嚷:「沒錢娶什麼媳婦,打一輩子光棍吧你。」
小李本以為今天可以將婚事定下來,但沒想到卻要父母跟著自己一起受羞辱。
喝了酒的他頓時失去了理智,拿起水果刀就向女友媽媽揮去
剎那間,包廂間里小李的吼叫聲、女友家人的尖叫聲混雜在一起,場面十分混亂。
雖然小李在眾人的阻攔下并未釀成大錯,但女友的媽媽胳膊上卻被刀劃破了。
這門婚事徹底告吹了,小李也因為持刀傷人在監獄里待了幾個月。
出獄后,小李不想再留在這個傷心地,他回到了北京重新找個工地上班。
這次,小李找到了一份6000塊的工作,他化悲憤為力量一頭扎入到工作里,每天都拼命干活。
就這樣過了兩年,小李再次憑借自己的力量攢下了一筆錢,他還在北京談了個女朋友。
新女友也是河北保定的,兩個異鄉人出門在外惺惺相惜,這感情很快就如膠似漆,談起了結婚。
女友比小李大幾歲,家里都很著急她的婚事,所以在彩禮這方面沒啥要求,只要小李待她好就行。
兩人在家人的忙碌下舉行了婚禮,小李頓時覺得人生圓滿了,結完婚后他再次留在保定發展。
但是幾年過去了,保定的工資水準是一點都沒漲,小李依然只能拿一千多的工資。
他為了長遠的發展,對妻子提出了去北京打工,但妻子卻厭倦了漂泊,她只想要在家里過安定的生活。
同時,她也不讓丈夫去外地打工,甚至還提出失婚來威脅丈夫。
小李好不容易才抱得美人歸,哪愿意失婚啊,他只能放下外出打工的心思,努力賺錢。
為了討好妻子,小李煙也不抽了酒也不喝了,每個月工資一到手就給妻子保管。
妻子嫌棄他工資低,他就主動找到工頭要求多干點活,只為了多拿點錢給妻子。
小李心想只要對妻子好,這個家就能越來越好,再過幾年再要個孩子,過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。
但他沒想到,自己一直視若珍寶的妻子,會給他戴上綠帽子。
小李因為想多賺點錢,常常在工地上起早貪黑,有時候太累了就直接在宿舍里睡覺。
好不容易到了休息的時候,他特意了買了些妻子愛吃的菜,準備下廚。
但等到站在樓下正準備上門時,卻看到了一個男子從自家出來。
他問妻子那男人是誰,妻子卻含糊其辭,只說是來家里修水管的。
小李選擇了相信妻子,可事后總覺得心里不得勁,哪有修水管的不帶工具的啊。
自那后,小李還陸續目睹了不同的男人從家里出來,而妻子的穿著打扮也開始講究起來。
終于有一天小李忍不住了,他質問妻子到底為何要給自己戴綠帽子。
妻子面對丑事告破反而選擇倒打一耙:「誰讓你不能讓我過上好日子的。」
小李頓時感覺心灰意冷,他每日為這個家付出,到頭來卻換得這個回報。
他對妻子提出了失婚,搬出了兩人曾經的愛巢。
這次,小李徹底對女人死心了,他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賺錢上。
再次回到北京后,小李一面在工地打工攢錢,一面規劃其未來。
他想這次他一定要踏踏實實干,以后有了積蓄或許還能做包工頭,等到有錢了什麼都會好起來的。
然而,小李干活的工地卻出了問題,他所在工地的包工頭患上了重病,後來更是病入膏肓,一命嗚呼了。
這包工頭突然去世,這欠了幾個月的工資該怎麼辦?
他只得結合其他工友找到包工頭的家人討要工資,但這包工頭的家人卻死不認賬。
面對厚顏無恥的包工頭家人,小李再次失去了理智,他用結實的拳頭狠狠暴打他們。
旁邊的工友攔都攔不住,小李盡情發泄著他的怒氣,心中無聲的吶喊,為何命運待他如此不公!
因為將包工頭的家人打傷,小李再次進了監獄。
這次從監獄出來后,因為兩次犯罪記錄,他再找不到任何工作。
眼看著就要露宿街頭了,小李只好收拾了簡單的行李回到了保定老家。
多年前小李來北京打工時,眼中還充滿對未來的期望,現在則是滿臉疲憊。
回到保定老家后,他一連好多天都在房間里睡覺,不肯外出。
小李父母也很心疼兒子的遭遇,想著等休息一段時間再勸他外出吧。
然而,他們怎麼也想不到,兒子這次回家后就徹底躺平了,再不愿上班賺錢。
一開始的兩年,小李除了不去上班,在家還會幫父母干活做家務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他似乎習慣了這種無所事事的生活。
小李在外勞累了十年,一直在為生活奔波,到頭來卻一無所有。
反正怎麼努力都沒用,為什麼不放過自己,過想過的生活呢。
他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,餓了父母做的飯送到嘴邊,自認過得是非常舒心的。
但小李的父母無法接受這種情況,兒子已經三十多歲了,離過婚做過兩次牢,已經是街坊四鄰的笑話了,現在還整天在家癱著,這可怎麼行。
作為母親的梁阿媽多次和小李談心,她聲淚俱下地勸說兒子振作起來,出去工作,但都沒有任何效果。
等到小李38歲的時候,梁阿媽再也忍不住了,她找到了當地的媒體,希望借助他們的力量動員兒子去工作。
媒體記者問道小李為何不愿工作,小李面對鏡頭顯得十分隨意,他打著赤膊躺在家中沙發上。
一邊吞云吐霧,一邊漫不經心回答:「那是因為我已經領悟生命的真諦,人生不就是吃喝睡麼。」
梁阿媽聽著兒子這些話,忍不住了:「你都快四十歲了,就靠我們養老金啃老,我們走了你怎麼辦。」
對此小李更無所謂了,要是想要錢那還不簡單麼,直接把家里這老房子賣了不就行了。
梁阿媽和老伴在老房子住了一輩子,自然不愿賣掉老宅。
況且現在兒子這個德行,要是他再把賣房子的錢揮霍了,一家子就只能露宿街頭了。
小李的父母眼看著好言相勸沒有用,便開始斥責他,想要試圖在外人面前罵醒他。
但顯然小李的臉皮已經修煉到一定境界,即使面對鏡頭也十分坦然。
「人吶反正早晚都得死,與其累死,不如舒舒服服等死。」
小李的這番言論一出,現場的人員都被堵得說不出話,他們無法叫醒一個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人。
後來,當地媒體采訪小李的片段在電視上播出了,當地人都對這知道了小李啃老的事情,一時間什麼樣的言論都有。
這些外界的言論小李也都知道,他卻毫不在乎,照常過著自己的死宅生活。
梁阿媽十來年來罵也罵了,甚至不怕丟臉請來了媒體,但卻始終改變不了兒子。
她雖然心理難受,但日子還是得過,她只希望兒子能突然有一天醒悟。。。
小李本來也是個奮斗上進的青年,經歷諸多變故后,變成了靠父母養老金活著的老李。
有人說他是看破了生命的本質,選擇了最簡單的活法,但他這種行為是對自己和家人的不負責。
假若有一天父母離去,小李的余生又該何去何從。